3月27日下午,2025北京圖書市集·春季場在郎園Vintage拉開帷幕。即便還在冬與春互相拉扯的倒春寒中,四天里仍有4.8萬人次來到這場由首創(chuàng)朗園和新京報書評周刊攜手舉辦的圖書集市,尋找“精神食糧”。
3月30日,2025北京圖書市集·春季場最后一天熱度不減,前來看書、購書的市民絡繹不絕。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這場書市所承載的,除了書籍,還有蔬菜、鮮花——買書會送。在人來人往中,有等待主人“開啟封印”的新書,也有置于書市一角、整齊排列的舊書。舊書10元一本,它們也在等待一個能夠讀懂它們的新主人。書市一隅,新京報設立的“快樂station”公益小站也熱鬧非凡,由新京公益聯(lián)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北京市企業(yè)家環(huán)?;饡ㄒ韵潞喎Q“SEE基金會”)、壹基金共同發(fā)起公益倡導和愛心義賣,吸引了不少愛心人士的駐足關(guān)注。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正在介紹公益產(chǎn)品。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一個“練攤兒”的孤獨癥男孩嘗試打開自己
3月28日,在書市的人或許會看到,一個看似外向的十四五歲男孩希希,在公益小站當茶攤掌柜。媽媽周麗會告訴他怎么泡茶,不斷提醒他給人遞茶時要用雙手,教他如何向人介紹由孤獨癥小伙伴們一起完成貼標的商品。
希希正在給游客雙手端茶。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希希在兩歲多的時候,被確診為孤獨癥。孤獨癥也被稱為自閉癥,是一種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社會交往和交流障礙、興趣或活動范圍狹窄以及重復刻板行為等為主要癥狀,多數(shù)患兒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發(fā)育遲緩。他們很難和別人建立或者維系情感關(guān)系,“他們最大的障礙就是社交障礙?!敝茺惛嬖V新京報記者。
這些年,她一直在做的事情,除了照顧希希衣食住行,還會不斷帶他嘗試社會化——讓他參與到社會經(jīng)濟生活中,告訴他需要努力把茶葉賣出去才能賺錢去游學,逐漸建立起對錢的概念。
希希正在看攤。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周麗十分珍惜擺攤,尤其是免費擺攤的機會,因為可以解決成本,為孩子做更多的事情。在孤獨癥關(guān)愛組織融愛融樂心智障礙者家庭支持中心和壹基金的支持下,他們來到了書市公益小站。
對于擺攤的展品,周麗是有篩選的。茶葉輕便,在眼下倒春寒的節(jié)令,喝一杯孩子倒的熱茶,胃暖暖的,心也是。
周麗從湖北的一家愛心茶商以成本價購買了一批茶葉,讓孩子們貼標、制作外包裝和泡茶說明卡片。偶爾也會手工制作一些茶具,只不過大小不一,有些甚至歪歪扭扭,周麗和其他的家長沒有把“殘次品”帶出來售賣。
即便如此,賣出去的茶葉和茶具不算多?!八奈灏?,而且大部分都是‘關(guān)聯(lián)交易’,由新京報的工作人員支持購買?!敝茺愋χf,但她還是無比看重“練攤兒”的機會,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單向的、推著希希向外走的交流,也邀請了更多的人走入孤獨癥群體的世界。
她覺得自己有些貪心,希望大家能夠真正懂孤獨癥的小孩,了解怎么去相處,過程中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對周麗來說,除了經(jīng)濟上的支持購買,接納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支持。這代表著沒有歧視、沒有言語傷害,給孩子敞開的勇氣和時機。
希希在書市度過了非常愉快的一天。他喜歡不遠處攤位的牛雜煲和缽缽糕,時不時也會去其他攤位上轉(zhuǎn)轉(zhuǎn)。他還交到了一些朋友,包括新京公益的工作人員。
如果不是公益小站攤位上的公益元素和標語,來到這里的游客可能還意識不到眼前這個憨厚質(zhì)樸、個頭高大、看似“社牛”的男孩,其實是一個特殊的孩子。
希希和伙伴在一起拍照。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希希并不是真的外向或者社牛,相反,他敏感、封閉,最大的問題就是社交障礙。在別人向他釋放交往信號時,并不會得到他的回應。他在觀望,等待確定的善意,然后才能向?qū)Ψ匠ㄩ_自己?!敝茺愓f,其實別人的話已經(jīng)進入他的內(nèi)心,只不過他還沒有做好互動的準備,要給他多一些的時間和耐心。
在書市練攤兒時,希希偶爾愿意展露自己在識別電子設備上的天賦——通過外觀判斷這部手機的品牌、型號、優(yōu)劣勢。他喜歡畫大巴、公交、高鐵和地鐵,“他畫的車也是有型號的?!敝茺愌a充道,希希喜歡坐車,也喜歡看,看多了就能畫出來。去年家里給他配了一部手機,他可以在手機上查到想畫的東西。
希希畫的大巴被制作成明信片。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他只是喜歡畫畫,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是一個天才。”周麗告訴新京報記者,孤獨癥患兒大多數(shù)都是非常普通的小孩子,甚至很多孩子都沒有太強的語言能力,也沒辦法照料自己最基本的生活。所以不要歧視貶低,也不要美化捧高,這些孩子最需要的是平視。
有一家公益組織欠了“人情債”
在公益小站,還有其他的公益項目。3月29日一早,朱至鍇和兩位同事帶著SEE基金會的公益周邊來到公益小站擺攤。這是一家位于北京的公益環(huán)保組織,他們把“任鳥飛”“勁草”等項目的保護對象——蠣鷸、白頭鵯等,設計成了萌趣周邊,帶到現(xiàn)場。
朱至鍇和其他同事帶到書市上的公益周邊。 圖源:SEE基金會
這些萌趣都是捐贈一定金額后,SEE基金會給捐贈者的回禮——不賣,只送。蠣鷸啾啾球,一種有紅色尖嘴和長腿、晃起來會吱呀吱呀叫的絨球,朱至鍇帶了9個,心想應該夠用了,結(jié)果在收攤前“欠了賬”。
那是一位長期關(guān)注公益領(lǐng)域的女性,在攤位前成為啾啾球的狂熱愛好者。她來的時候,啾啾球已經(jīng)全部送完,只剩一個開了封的樣品。她還是決定捐款,并添加了工作人員的微信,方便隨時查看快遞進度,確保她一定會拿到屬于自己的啾啾球。
這家公益組織希望,可以通過好的公益內(nèi)容,把人吸引過來,再講出一個小小的啾啾球背后蠣鷸如何掙扎求生的現(xiàn)狀,以及人類又可以為它們做些什么。他們認為,做公益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除了做善事、做好事帶來的價值感,還可以得到一些可愛的小玩意兒,這是一種紀念、儀式,還有情緒價值。
背著相機的男士曾參與過SEE基金會舉辦的線下觀鳥活動。 圖源:SEE基金會
SEE基金會以可愛搞怪的公益周邊和強勢且專業(yè)的鳥類科普,俘獲了男女老少的心,很多游客在這里駐足參觀,成功吸引了愛鳥、曾參加過SEE基金會北京觀鳥活動、又喜歡鳥類書籍的同道中人,成為了它的月捐用戶——每月固定捐款。只比攤位高一頭的小朋友們,“淪陷”在彩色的豹子打卡印章和野生動物貼紙中。從朱至鍇的視角里,會看到一個個小腦袋扎在一起選貼紙,偶爾會抬起頭問問這是什么動物,很可愛,也很治愈。
小朋友在搜集豹子印章。 圖源:SEE基金會
但在一個八九歲小男孩面前,讓朱至鍇感受到了挫敗?!澳莻€小男孩有50元善款的支配權(quán),他的媽媽讓他去支持自己喜歡的公益項目。他在兩個公益攤位之間猶豫很久,接近一個小時,最后還是選擇了另一家?!敝熘铃|告訴新京報記者。
“或許是我的講述還不夠有趣和接地氣”,他復盤道,“就像曾經(jīng)有一位同事解釋,保護野生大熊貓的棲息地為什么要砍竹子——因為要給竹林間伐,以免大熊貓無法穿越密集的竹林,去自由地談戀愛?!?/p>
(文中周麗、希希為化名)
新京報記者 秦冰 實習生 左心雨
編輯 甘浩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