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以東:一部巴以邊界的民族志》,作者:趙萱,版本:商務印書館,2023年7月(海報設計:劉曉斐)
推薦理由:
仍在持續(xù)的巴以沖突是最近最受關注的話題。和很多出現(xiàn)在新聞中的國際沖突一樣,圍觀的人們往往會用最便捷的框架——比如民族國家利益沖突——去理解它。在人類學家趙萱看來,這種視角可能有助于建立一種結構化的理解,但可能大大簡化了巴以問題,也造成了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在沖突中的他者化,比如,巴勒斯坦人要么被理解為猶太人定居殖民地后的受害者,要么被理解為充滿攻擊性的恐怖分子。
全面地理解巴以問題需要納入不同主體、不同層次的討論,而不應僅僅局限于民族國家的視角。在這本首部中國人類學者在中東進行的民族志作品中,他通過15個月的田野調(diào)查,重點研究了“邊界”上的耶路撒冷社會。通過將巴以問題還原到耶路撒冷與巴以隔離墻之間邊界地帶的生活世界中,觀察咖啡店主、傳教士等不同身份居民的日常行動,我們得以看到巴以沖突更為復雜的面向。
編輯/宮子 王銘博
校對/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