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現場救援。目擊者劉先生供圖

事故現場救援。目擊者劉先生供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林斐然 實習生王丹)今天(11月23日)凌晨,重慶渝北區(qū)百果路一帶發(fā)生兩輛起亞SUV追尾事故,司機翻車后受困車內,北京朝陽醫(yī)院骨科醫(yī)生曲鐵兵路過現場,組織多人抬車救人,并對受困司機進行了身體檢查。23日晚間,他接受新京報(微信公號ID:bjnews_xjb)記者采訪時稱,自己只是做了一個醫(yī)生應該做的事情。

  出差醫(yī)生參與車禍救援抬車救人

  據現場目擊者描述,23日凌晨0時左右,白果路十字路口突然發(fā)生了兩車追尾事故,“突然傳來好幾聲巨響,撞擊聲比放炮竹要大得多。”現場一輛被追尾的黑色起亞SUV被直接撞翻,車尾嚴重受損,而后方另一輛起亞銀色SUV車頭已經變形,側翻在地,“水箱爆裂,氣囊都彈出來了。”

  新京報記者從目擊者劉先生提供的現場視頻看到,至少有6名男子合力將一輛已經側翻,正在冒煙的銀色SUV抬起扶正。

  劉先生稱,現場有一位穿著白襯衣的男子走向駕駛座,試圖通過敲拉車門的方式幫助女司機脫困,此后,有人打開了副駕駛座車門,將被困的女司機挪到副駕駛位置后,該男子初步確認了她的傷情后,將她轉移到附近安全地帶。

  據劉先生回憶,整個救援過程不到10分鐘,事后他才知道,參與救人的白衣男子系北京朝陽醫(yī)院的骨科醫(yī)生曲鐵兵。“等救護車到達現場后,曲鐵兵向出診醫(yī)生簡單交代細節(jié)后就離開了現場。”

  新京報記者檢索發(fā)現,據當地媒體報道,11月22日,“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七屆骨科學術會議暨第十屆COA國際學術大會”在重慶舉行,北京朝陽醫(yī)院骨科主任曲鐵兵教授剛剛在論壇上進行了發(fā)言。

  “我只是做了一個醫(yī)生應該做的事情”

  事發(fā)時與曲鐵兵同行的任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時曲鐵兵在距離事發(fā)地幾十米遠的火鍋店剛吃完飯,聽見劇烈的撞擊聲后,他來不及穿上外套就沖向事故現場,隨即開始指揮約10名路人和同伴參與救援工作。

  23日晚間,新京報記者輾轉聯(lián)系上了曲鐵兵醫(yī)生。他稱,他本打算乘坐當晚的飛機返回北京,但航班受到大雪天氣影響而延誤,深夜從重慶機場折返市區(qū),他在一家餐館用餐時聽到外面兩輛SUV的撞擊聲。

  據他回憶,剛開始他試圖拉開駕駛座的側車門,未果后,共有8至9人與他一起把車扶正,“首先我需要把人給救出來,同時在這過程中也不能讓她受到其他的損傷。”

  他說,當時,女司機受困于銀色轎車里,“我問里面的人還清醒嗎,能不能打開車鎖,她還有意識,解開了鎖,但車門變形后無法正常打開。當同伴打開另一面車門時,他確認了一下司機大腦神經沒有什么損傷后,將她從車內拖到路邊安全區(qū)域。”

  曲鐵兵稱,女司機經檢查發(fā)現沒有流血情況,身體也沒有畸形,確定沒有生命危險,“開始我判斷這個女司機傷情比另一輛車的司機更嚴重,在救完女司機后,另一輛車的司機已經自己從車里爬出來了。”

  “我只是做了一個醫(yī)生應該做的事情,不能貪天之功,相信任何人都會沖上去的。”曲鐵兵稱,其已從業(yè)三十余年,對于此類事故的急救工作相對熟練,所幸司機都系有安全帶,未造成嚴重后果,“建議司機開車千萬不可超速,一定要好好系上安全帶。”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手機:18611096717(10:00~22:00)

  24小時熱線:010-67106710

  新京報微信:bjnews_xjb

  新京報微博:http://weibo.com/xjb

  郵箱:bjnews_xjbkx@126.com